(二)基础教育学校资源投入战略适时变化
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履行其提供公共基础教育的义务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从公立基础教育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来看,40年间,中国政府适应不同时期国家财力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从重点投入到均衡配置,灵活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但是在贫困地区多、人口居住分散、基础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的情况下,基础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现实的资源不足问题。因此,这一时期在公立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上,政府格外重视经费和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在努力提升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办好重点学校以集中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成为现实的权宜之计。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对重点中小学的举办目的、任务、规划、招生办法和管理等进行了部署,并公布了20所部属重点中小学名单。自此,“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断的“重点学校”政策再次恢复。1980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小学的决定》,称办好重点中小学为“战略措施”,并对重点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和基建投资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1983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重申了“继续办好重点中学”,也提出“同时努力把占绝大多数的一般中学分期分批办好”。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国迅速建立起了部属、省属、市属、县属四级重点中小学体系。相比普通学校,重点中小学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政策倾斜。而相比中小学,学前教育显得受到“冷落”。在教育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难免捉襟见肘。除极少数由政府举办的幼儿园外,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是由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力量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