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载《何大复先生全集》卷三十二,1217—1218页,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
[15] (明)葛应秋:《制义文笺》,载《石丈斋集》卷三。
[16] 根据笔者的考证,以庄子的“意象”作为主题进行研究是由王钟陵在其论文《〈庄子〉中的大木形象与意象思维》首先提出的,近人系统研究《庄子》意象思维的著作是王树人的《感悟庄子—“象思维”视野下的〈庄子〉》。
[17] 王钟陵:《〈庄子〉中的大木形象与意象思维》,载《文学遗产》,1999(6),8页。
第三节 “意象”传译的美学思考
本章上节分析了庄子意象思维的审美特征,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庄子》哲学通过文学手段来表达。闻一多直接把庄子比作诗人,“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崖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1]“实在连他的哲学都不像寻常那一种矜严的,峻刻的,料峭的一味皱眉头,绞脑子的东西;他的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2] 可见,庄子的文学魅力非凡。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来源于其艺术性,“对读者而言,文学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或诗学效果。”[3] 因此,就文学翻译来说,能体现译作审美价值的翻译是上乘的翻译。文学译本也因此具备了双重功能:一、作为翻译作品存在,二、作为文学作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