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5年的七夕那天,冒襄大病痊愈,董小宛十分惊喜,她看见天上的流霞,忽然有了兴致,要仿照天上的流霞制作一对金钏。她叫冒襄写了“乞巧”和“覆祥”的字样,镌刻在金钏上。这对制作精妙的金钏在第二年七月忽然从中断开。他们又重新做了一对,冒襄写了“比翼”、“连理”四个字镌上去。董小宛十分喜欢这对金钏,把它视作见证两人甜蜜爱情的信物。这也是她来到冒家后唯一的一件私蓄。
5年里,冒襄重病三次,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康复痊愈,这和董小宛的细心照料是分不开的。然而,董小宛原来就比较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襄病愈后,她却病倒了。
顺治7年3月,董小宛的身体逐渐衰弱。到了年中,董小宛已经形销骨立。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但是都没有奏效。
顺治8年正月初二,在一个寒冷彻骨的冬天,在冒家做了9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痛彻肝肠的哀哭声中,名噪秦淮的一代名妓就此香消玉殒,年仅28岁。
临终之时,董小宛手中紧紧握着冒襄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还在担心自己的病逝会加重冒襄的病情,还在担心如果以后冒襄再生病就没有人来照料了。冒家最后把董小宛葬在如皋影梅庵内,历代很多文人前来凭吊,留下许多吟咏董小宛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