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以多产的著者与研究者而闻名于整个欧洲及美国,但他也同时拥有相当好辩的名声,艾森克的好斗风格被形容为“知识界的斗士”,因为他经常站在现有理论的对立面,反对这些理论,如与弗洛伊德的投射技术对立,提倡行为疗法和遗传研究,等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艾森克与精神分析治疗家展开了一场论战,他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心理治疗比自然缓解更有效。简而言之,那些没有经过治疗的病人可能会像那些接受训练有素的精神分析专家昂贵、痛苦、漫长心理治疗的病人一样会恢复健康(Eysenck,1952)。艾森克并不害怕自己所持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智商论》一书的基本主张就是智力基本上由遗传决定的,后天的良好教育并不能使其显著提高。这一观点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来自种族平等主义者的极力反对,甚至有美国人威胁说:“如果书商们胆敢购进这本书,他们就要放火予以报复。”结果,即使在美国这个言论自由的国度里,竟然不大可能买到这本书(Eysenck,1980,p.175)。
第二节 理论观点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深受西里尔·波特,查尔斯·斯皮尔曼和巴甫洛夫的影响。前两者是艾森克的老师,而巴甫洛夫虽未曾与艾森克谋面,但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使艾森克认识到了解人格结构生理基础的重要性。艾森克的理论是心理测量学和生理学的复合体,这也正是他与卡特尔的重要区别之一,虽然两者同为因素分析技术的极力推崇者,也都主张人格理论建构必须基于经验实证基础,然而认真比较可以发现,卡特尔坚持归纳—假设—演绎螺旋的人格理论建构路线,强调预先无须主观界定,一切假设有待于前期试验观察而定;而艾森克使用假设—演绎的策略,重视之前的理论建构,经验实证研究只是作为佐证而已;从人格建构层级来看,艾森克更注重类型层面的因素提取;而卡特尔则没有对提取的16种根源特质进一步归类。另外,艾森克的兴趣与著作所涉及的范围在所有心理学家里是最广的。他著述的论题包括占星术、犯罪与人格、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变态心理学、种族背景、媒体的暴力、政治、性行为、人格评鉴、癌症与吸烟、催眠、幽默、人格与心脏病、人格与癌症、行为治疗、智能、维生素和创造天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