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中年人本质上都是忧郁和惆怅的。成功者也罢,落魄者也罢,在这一点上所感受到的人生况味,其实是大体相同的。于是中年人几乎整代整代地被吸入了一个人类思想的永恒的黑洞——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中年人比青年人更勤奋地工作,更忙碌地活着,大抵因为这乃是拒绝回答甚至回避思考的唯一选择。而比青年人疏懒了,比青年人活得散漫了,又大抵是因为开始怀疑着什么了。
中年人的忧郁和惆怅,对这世界是无害的,只不过构成着人类社会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罢了。而人类社会好比是一幅大油画,本不可以没有几笔忧郁的色彩惆怅的色彩。没有,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大幼儿园了。
中年人的忧郁和惆怅,衬托着少女们更加显得纯洁烂漫,衬托着少年们更加显得努力向上,衬托着青年男女们更加生动多情,衬托着老人们更加显得清心寡欲,悠然淡泊。少女们和少年们,青年们和老者们的自得其乐,归根结底是中年人们用忧郁和惆怅换来的呀!中年人为了他们,将人生况味儿的种种苦涩,都默默地吞咽了,并且尽量关严“心灵的窗户”,不愿被他们窥视到。
中年人的忧郁和惆怅,归根结底也体现着社会的某种焦虑和不安。中年人替少男少女们,替青年们,替老者们,也将社会的某种焦虑和不安,最大剂量地、默默地吞咽到肚子里去了。因为中年人大抵是做了父母的人,是身为长兄、长姐的人,是仍身为长子、长女的人,这是中年人们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