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尧统治的时代,鲧最先被“四岳”推举出来治理洪水,但因为鲧所用方法不得当,历时9年而未成功,最后在舜摄政时被殛死于羽山。鲧采取的是堵塞的办法,《尚书·洪范》说“鲧堙洪水”,《国语·鲁语上》说“鲧障洪水”。不过问题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尚书·尧典》记载,尧最初曾以鲧“方命圮族”,即以违背教命,毁败善类为由而不愿意任用鲧治理洪水,只是由于“四岳”的坚持,不得已才委派了鲧。《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鲧曾毫不掩饰地反对尧禅位于舜:“不详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并曾“仿佯于野以患帝”。鲧更可能是因为竞争方国联盟首领的职位落败而被杀。
鲧应该是以个人身份被联盟处死,夏族并未受到连带处罚,故鲧死后,其子禹仍然被接纳进联盟的统治集团,并且得到联盟首领舜的信任,受命继承其父之职去治理洪水。
大禹治水可能是从古至今最受中国人推崇的故事,这些故事将禹塑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爱民无私的领导者,禹的治水成功也使他成为救万民于涂炭的英雄。后世一些思想尖刻的读书人,或许敢于置疑尧舜禅让的高风亮节,却无不叹服禹治水救民的丰功伟绩。
据《史记·夏本纪》,禹治水的时候,“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不辞劳苦,以身垂范,受到人们广泛颂扬。据说禹治水时反其父之道而行之,不用堵塞,而用疏导的办法,将泛滥的河水引入河道,最后排到海里。《孟子·滕文公上》说禹治理洪水,“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于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民众生活的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